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- 地域特色
【版纳简介】

地域特色

民族特色
  西双版纳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,据2000年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,全州总人口为993397人,有傣族、汉族、哈尼族、拉祜族、布朗族、彝族、基诺族、瑶族、壮族、回族、苗族、景颇族、佤族13个世居民族,还有克木人、八甲人、老品人等未识别群体。少数民族人口为704216,占全州总人口的70.89%。其中傣族占全州总人口的34%,汉族占25%,其他少数民族占41%。傣族是西双版纳的主体民族。基诺族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少数民族,是我国1979年才正式确认的民族,现有18000多人。
  傣族主要分布在占西双版纳国土面积5%的自然条件最为优厚的平坝地区;城镇和农场(多在海拔800米以下)则是汉族聚居的区域;哈尼族、拉祜族、布朗族、彝族、基诺族、瑶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则分布于海拔800~1600米的丘陵、山腰和山地。
民族文化
  西双版纳被称为“民族文化博物馆”,它的文化丰富多彩、独特鲜活。
  千百年来,西双版纳各民族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,和睦相处,共生共荣,共同创造了个性鲜明又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,异彩纷呈、如诗如歌、引人入胜、魅力无穷。正是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,使得西双版纳各族人民世代和谐相处,生生不息,正所谓和谐养无限生机。漫步在大街上、集市中,身着不同民族服装,说着不同民族语言的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和谐相处,亲如一家,各具特色。西双版纳以傣族为主的10多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、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。众多的历史遗迹、佛塔、亭井、佛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和村寨、民族节目、宗教和民族风情,构成独特而又多样的人文景观。
地方饮食
  西双版纳各民族普遍喜食野生天然食品。他们食用数百种野生植物,许多其他地方不懂得食用的植物叶、芽、花、果、茎、根,江河中的藻类,竹节、草节中的虫蛹,山上的蚂蚁等,不仅成为他们的美味佳肴,还成为防治和治疗一些热带特殊病症的良药。
  傣族风味的菜肴具有香、酸、冷、辣的特点,与热带气候相适应,制作方法以烤、蒸、腌为主,蔬菜多生吃。在食物搭配上,肉类主以牛肉、鸡肉、鱼肉为主,因而含动物脂肪较少,新鲜蔬菜除内地食用的一般蔬菜外,还有大量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特有植物,如苦凉菜、刺五加嫩枝叶、鱼腥草、香菜、水厥菜、荆介、香茅草等,这些植物具有清肺解热、明目健脑、抗衰老的作用。
  西双版纳各民族把野生的蔬菜、水果、香料、药材等,大量引种到庭院中,鱼虾直接从河、湖中捕捞,牲畜长年放养于野外及森林中,鸡则放养啄食昆虫、草籽和草芽,这种野生家种、家养野放,使他们饮食结构具有高蛋白质,既无公害、无污染,又大都药膳同功,十分有利于健康,是人类的理想食品。